联系我们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邮箱:
地址:
友情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 樵歌动态 > 陕南汉中遗址遍地,旅游不该寂寞

陕南汉中遗址遍地,旅游不该寂寞

  • 2013/3/30 21:22:04

  陕南的汉中地处秦蜀之咽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因此留下众多历史文化遗址。记者在勉县、留坝和宁强三县采访时,发现这里守着遍地遗址,在把历史文化资源变成现实生产力的道路上,还可以走得再快一点。

  汉中被称为“汉家发祥地,西北小江南”,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上,这里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大剧,也因此留下众多文化遗存:张良庙、武侯祠、青木川、张骞墓、拜将台、石门十三品……

  提到《三国演义》,汉中人说后五十回都发生在汉中,有学者说汉中的内容占全书的十分之一。然而,与之鲜明对比的是,1994年央视《三国演义》播出以来,全国乃至东南亚掀起三国旅游热,中央电视台在无锡为拍摄电视剧而修建的太湖三国城,每年门票收入高达亿元,彼时汉中的旅游收入却乏善可陈;2010年,新版《三国演义》热播,再次掀起三国旅游热,成都、襄樊、南阳、宝鸡很快成为旅游热点城市,而当年的国庆黄金周,汉中旅游收入仅占全省10%。

  历史的精彩,让汉中的现实有些尴尬。这里遗址遍地,文化旅游市场却风平浪静,有媒体认为,在全国各地纷纷挖掘历史故事甚至传说以图打“文化牌”的当下,汉中显然没有从史籍记载的文化中挖掘到宝藏。

  1勉县:沉睡的武侯祠

  尽管坐落在距县城3公里开外的108国道旁,但熙攘的车流、人流还是未能“唤醒”沉睡已久的勉县武侯祠。

  勉县武侯祠,也叫天下第一武侯祠。公元263年,即诸葛亮死后29年,蜀汉后主刘禅才下诏立祠,这是唯一的“官祠”。然而,由于体制、交通、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武侯祠的这些“头衔”,一直“沉睡”在讲解员手中那沓厚厚的解说词里。

  “要是把武侯祠也放在省会城市,那肯定不一样。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我们这里才是正宗的武侯祠。”侯芳所指的是几百公里外的成都武侯祠。她在勉县武侯祠博物馆工作了几十年,如今当了馆长才感觉到压力的确很大。“好几年前,他们的一个副馆长告诉我他们(成都武侯祠)的经营收入已经达到几千万,估计现在都上亿了吧。”

  地理位置已经是不能改变的事实,对此,不仅是侯芳,馆里上上下下的二十多号人,都在为武侯祠着急。据了解,2012年,武侯祠共接待游客37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90多万元。“这个数字实在太少了,几乎有一半游客都来自省内,其中绝大部分还是汉中本地游客。”

  门票收入依然是博物馆赖以生存的主要渠道,提价就成了迫于无奈的唯一选择,2012年,门票价格从以前的每人次40元提高到每人次60元。提价带来的增益只能暂时让侯芳松了口气,但更深层次的矛盾依然像重石一半压在她心头。

  2010年,县里引进了四川中大公司参与全县的旅游开发工作,侯芳坦言:“他们来了以后,客源市场的确是有一些变化,但实际上还是有一些矛盾。”尽管她不愿再谈,但网络对此的反应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都承包给外地人,我们周围老百姓去了还得掏几十块钱,贵的没法子,去不起咯。”

  因为勉县武侯祠的建筑结构多为土木结构,维修费用很高,维修频率也相对频繁。目前的维修资金来源主要是专项资金,这个数字在2012年是325万元,资金构成主要是安防和消防项目,文物本体的维修资金几乎没有。要申请更多的资金,就必须是国家级文保单位,必须有相应的文物保护规划。然而,这一步武侯祠多走了20年。

  1994年,武侯祠与隔河相望的武侯墓一起打包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但不知何故,武侯祠居然被漏报了,直到现在,武侯祠还只是省级文保单位。“如果国家级文保单位申报下来,项目资金可是要翻番的。”

  几年前,一份名为《定军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规划》方案出台,包括武侯祠三国休闲林荫大道建设、定军山居住区建设等十大项目,计划“十二五”期间共投资28.37亿元。作为该规划核心景区的武侯祠曾为之一振。但是这个项目近两年内并未有新的进展。

  几天前,武侯祠鼓楼东院那株世界唯一的古旱莲已经如期绽放,但武侯祠的“苏醒”,恐怕还得等很久。

  2留坝:闭塞的张良庙

  3月5日上午,记者一行来到张良庙,在这个有六大院、156间房舍、总面积14200平方米的文物盛地,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游客在参观。张良庙博物馆馆长范澄说,博物馆分成淡旺季,旺季是3月至11月。

  张良庙位于留坝县北17公里的紫柏山下庙台子街上。相传这里是张良“辟谷”之所,后人在这里建庙奉祀;又因他曾被封为“留侯”,故庙名为“留侯祠”,俗称“张良庙”。

  每年游客不足10万人次,七成客源来自西安和汉中,门票收入120万左右,主要用于保运转,旅游衍生产品几乎为零。范澄认为,目前是张良庙发展最困难的时期。

  张良庙是陕西省第一批核定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作为遗址类博物馆,目前以修缮保护为主,围墙以内的全是红线,必须保护好。”但让范澄尴尬的是,这些年来,张良庙博物馆并没有做出详细的保护规划上报省文物局,“没有保护规划,就没有法律依据,也很难向省文物部门争取资金扶持。”

  十年前,留坝县提出旅游强县战略,被业内人士认为是该县发展县域经济最好的选择。目前留坝旅游集中打出三张牌:张良庙、紫柏山和褒斜栈道漂流。根据留坝县提供的材料显示,“短短几年间,留坝旅游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史转变”。但业内人士指出,十年来,交通制约和理念滞后,一直是留坝旅游尚待破解的瓶颈。

  目前从西安去往留坝,无论走姜眉路还是绕道汉中取留坝,都需要5个小时左右,山大沟深,崎岖难行。张良庙附近村民说,316国道从张良庙门口经过,但货车集中速度又快,游客反而担惊受怕。“听说2015年宝(鸡)——巴(中)高速要开通了,可能会好点吧!”

  留坝县旅游局局长刘亮认为,理念滞后会导致留坝旅游发展环境闭塞。据了解,虽然经过十年开发,但目前留坝仍处于把资源变成产品而非旅游商品的初级阶段,旅游服务设施无法与当前的发展势头相匹配。留坝全县目前只有2000多张床位,每到旅游旺季,经常出现一房难求的局面。“我们现在是怕人不来,也怕人多来”。

  有业内人士指出,和汉中其他县一样,留坝县的旅游管理模式仍然是政府主导,资金来源主要靠政府投入,旅游市场管理人员收入靠政府财政,“政府应该做一些水、电、路等基础性设施,做市场是政府的短板,而留坝旅游的人财物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投入,那它距离真正的市场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宁强:缺钱的青木川

  沿着蜿蜒的阳青公路一路向西,在连绵不绝的群山中,一幅山水家园画卷跃然眼前,这就是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美誉的传奇古镇青木川。在缭绕浓雾下,依山而建的古建筑群若隐若现,美不胜收。

  青木川历史悠久,早在三国时期,邓艾攻蜀时部队曾入境南下,明末崇祯十年(1637年)李自成义军由青木川过境入川占领青川县,清太平天国兰大顺义军与官军曾在境内秦家垭鏖战。近几年,随着叶广芩的小说《青木川》的出版,青木川古镇逐渐声名鹊起,去年共接待游客26.36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9436.88万元,均创历年之最。

  尽管如此,因为“5·12”地震损毁等原因,青木川的美未能完全展示给慕名而来的各方游客。

  据青木川古镇的导游瞿洁介绍,在“5·12”大地震和接连不断的强余震中,古镇大量明清古建筑严重损毁。后来青木川政府在古镇恢复重建上,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了回龙场老街、魏氏宅院、辅仁剧社、辅仁中学等宝贵的明清古建筑,建成了金溪河亲水景观、回龙寺等新景点。

  青木川党委书记周明东说,目前在整个青木川的建设发展上,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资金和交通两方面的问题。青木川的开发主要采用的是政府主导模式,在经济不够发达的宁强,政府主导对发展旅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古镇建设已累计投入2.2亿元,但没有工业的古镇受财力和物力限制,开发旅游资源仍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开发力度不大、开发缺乏连续性等突出问题。

  对于交通问题,周明东说,虽然现在沥青铺面的阳青路全线贯通,使得青木川与外界亲近了许多,但对于亟待开发的古镇来说,交通还是影响着客商前来投资的热情,所以希望可以尽快建起旅游专线,方便青木川与外界的来往,同时接上九寨沟,依托九寨沟的旅游资源更进一步发展青木川的旅游品牌。

  在原青木川镇人大主席、曾开办青木川第一家农家乐的张正富看来,青木川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辅唐宴、米凉粉、甜蜜蜜包谷酒”等美食远近闻名,但并没有形成特有的饮食文化品牌。应该优化农家乐环境,加大营销,把全县的名吃都汇集过来,形成“走进古镇,品味宁强”的饮食文化品牌。

  青木川镇主管旅游工作的副镇长赵博渊认为,宣传营销不力,也是影响青木川旅游开发的因素之一。目前镇上计划资金、人员、手段、方式四个“捆绑”,统一策划大型活动,统一印制旅游宣传品,改变以往宣传促销“零、散、弱、小”的状况。“现在,青木川的基础设施完善了,我们在挖掘和保护古镇源远流长的历史资源的同时,也希望利用本地的历史遗迹和深山美景带动古镇的发展。”赵博渊说。从他眼里,不难看到青木川人渴望把自然和历史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的迫切心情。


中国114黄页   商贸通标准版